网上有关“弱周期股票最好的三条赛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弱周期股票最好的三条赛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最近大盘一回调,很多人便不由也跟着卖出,如果咱们仔细去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人的操作都绕不开这样一个困局:买于优势、卖于劣势。
何意,相信咱们都有类似的经历,买入一家企业时,大谈特谈生意模式的优势,然后买入,之后卖出之际,却是因为行业短期不景气,此类思维行为,一言概之,因优势而买入、因劣势而卖出。
若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评判,我们会觉得这个买入简直太草率了,这操作简直就是母猪发情——太过感性化,为何买入之前就没有看到劣势呢?
跳出思维看思维,才能看的更透彻,这事先别着急忙着批判,事实上,咱们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不信咱们可以想象一下,现在持仓的股票,当初又是如何买进的呢?
谈别人说多了有些虚,谈谈自个。
必须要说,我在买入股票时,感性化也是个很重要的催化因素,当初在买入片仔癀时,大部分买入因子都是奔着优势去的,什么“股本小品牌大”,什么垄断绝密,什么成长性护城河……这一系列的优势,让我先行买入。
但真的就是买定离手不问不管吗?就这样一路傻呵呵的持有?
当然不是,中间有很多小插曲,后期持有过程中,发生的很多关于它的劣势和利空,比如关于中药的政策及舆论倾向,一度让我动摇过,那个时候,如果真因为利空卖出了,也一样是掉进了“买于优势卖于劣势”的困局。
不仅片仔癀,还有牧原,不得不说,在起初买入之时,也是更多的感性化驱动,但买入不是问题的结束,而是问题的开始,买入后很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比如周期股、估值逻辑等,这些暴露出来的却都是它的劣势,这个时候,这些问题你解决不了,那么就得逼着你卖出。
所以,表面看上去的一路持有,在内里面,却充满了对劣势问题的解决,解决的了就持有,解决不了,就下车。
这时或许有朋友会说,为何一开始不把这些优劣势都搞明白再去买呢?
理论上确实应该这样,但在实际中,大多数人都是困于人性。
不说买股票,就说咱们买其他的东西,可以回想下,我们多少次的购买都是基于感性下的决策呢?
咱们大可回想我们过去的经历,很多基本都是基于优势而买入,我见到过也经历过太多这样的事,包括相亲谈恋爱,无不如此,多少人因为对方的优点而选择在一起,又有多少人因为对方的缺点而选择离开……这都是买于优势、卖于劣势。
何况房子、车子,又何况是股票呢,之所以谈这一点,是想摆明一个不争的事实:大部分人还是会基于优势而买入,同时缩小或看微劣势,在卖出时,大部分人则是因为劣势而卖出。
咱们细品,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对投资很致命的一个思维行为,它的暗含本质是你的买入是存在重大缺陷的,你没有客观考量劣势,咱们卖出正确的的思维应该是买入预期被打破,由此我们才卖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买入卖出逻辑应该是相通的,但这里却是不通的,一句话,因为A买入,A没变,你卖了,原因是因为你看到了B。
这就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买入时各种优势顶呱呱,赞不绝口各种夸,买入后发现原来公司还有这样一个劣势,而且这个劣势让公司陷入了短期的困境,所以你就要下车。
典型的就是因绝佳的生意模式而买入的投资者,在买入时扩列了一圈优势:高roe、小股本、大赛道、高成长性……,于是,你买入,但买入后你发现,它生意模式的其中一个劣势让你很头疼,那就是需求比较小众化,这让公司在短期内销售受阻,于是你卖出了,因为劣势卖出了,虽然你买入时的优势并未改变。
必须要说,这是一种人性弱点下的思维行为,怎么解决呢?首先要意识到它,其次反过来想,我分享下我的方法。
买入时不要因为优势而买入,而是要因“劣势”而买入 ,何意呢?翻译过来就是,当你一个公司的优势吸引到你时,先别着急下手,而是看一下它的劣势你能不能接受,能不能忍受,能不能看懂、控制,如果劣势没有问题,那好,上车就可以。
这就好比,你准备跟一你看好的相亲对象结婚,在做决定时,不要首先考虑她的优势多么吸引你,而是把她的缺点都罗列出来,问一问自己婚后能否接受或忍受,我一朋友就犯过傻事,他是洁癖,偏偏他瞧上的对象却在家里邋里邋遢,结果天天因此而大吵,最后不得已分开。
买公司也是一样,买入时要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我们会因为什么而卖出,而事实上,我们看好的优势通常短期很难改变,让我们卖出的通常不是优势,而是劣势,所以,我们如果看好一家公司,要重点锁定劣势或公司的短板,而不是沉浸在对优势的陶醉中。
芒格说,如果他知道自己死在哪,那他一辈子都不会去那个地方,同理,我们被迫卖出的原因点,通常就是我们死掉的地方,这个地方通常就是企业的劣势或短板。
由此,如何破局呢?凝练为一句话: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永远优先死死盯住企业的劣势或短板。
这就是反向思维,如果把这句话从投资中抽离出来,它就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碗鸡汤而已,但是在这里,它却是我们投资中固化错误思维的靶向药物。
是否为鸡汤取决于能否跟我们的经历共鸣,商业巨子的兴衰录在农民那里就是鸡汤,但在企业家眼里却是宝贵的靶向药物。
本篇的意义在于反思,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自己有这么一个固化思维,其次才是对这种方法的试用。
比如对于海天,个人最初买入之时,虽然也是综合考量了各方面的因素,但还是有很大的感性化成分,大伙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你看到很干净的现金流,很稳定的生意模式后,会忍不住去买入它、拥有它,就像很多人看到漂亮美女后忍不住娶回家一样,人性在我们在买入之时,加持了太多的感性化,这里的逆向思维是,在买入海天之时,先撇开它的优势,而是把劣势解决掉:
1.估值小高估靠什么来消化;
2.成长性如何来保证;
3.大体量下获取成长性的依据;
4.品类拓展不及预期的考量;
……
这些劣势都考量清楚了,就可以大胆买入,短板不漏水,优势就会发挥效应。
对于片仔癀,也是一样先把短板解决掉:
1.中药智商税如何解释;
2.肝病中药竞品;
3.麝香产能瓶颈;
……
同时要意识到一点,让我们放弃或卖出的,通常都不是优势,而是劣势,正因如此,既然我们会死在这上面,何不死死盯着这点呢?
拿牧原来说,我相信很多人在买入时,都被它的高成长性和竞争优势所吸引,在强烈的感性下去买入,但一买入就发现,原来真不是这么回事,为啥呢,因为你买入几年之后,它利润大幅下滑,你开始意识到,原来它的周期性对企业的杀伤力如此之大,而且你也很难对周期股估值。
尤其疫情之下,你真摸不准过几年猪价下跌之后,猪股又是一副什么态势,于是乎算逑,在恐慌中卖出我们如果分析下整个过程,你会发现,牧原的优势一直没变,这也是你买入它的原因,但为何优势没变,而你却卖出了呢?
因为它的劣势,由此你瞧,让我们卖出是它的劣势,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一开始就把它的周期性研究清楚呢?
要知道,等到劣势到来之际,劣势的杀伤力及情绪扑面而来,我们很难控制的住内心,这事只能提前有预演有逻辑,才会在劣势爆发之际做到淡定。
我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总结和纠正,是因为我之前吃过不少这样的苦头,初期投资过钢铁股,当时钢铁股白花花的现金流撩动了我的心弦,被优势吸引进入,但周期股的威力吹来之际,我还是受不住下车,那件事之后,我也曾一度称自己为“买于优势、卖于劣势”的思维混乱患者,打那之后,但凡买股票,我都要盯着短板,只要盯着短板我心里就会无比的踏实。
同理,对一家公司的优势分析,远不如对其劣势或短板的分析来的更有价值,对于一些企业的优势,我们不必过于研究或追捧,它在实际操作中的价值不会超过短板对我们的影响,优势短期通常不会变,也很少成为陷阱,所以,不必过于沉浸其中。
比如都知道茅台有提价权、渠道利润有空间、毛利高等各种优势,我们对这些优势不必过于沉浸,因为这些优势,它短期很难改变,盯着变量而非沉溺于定量,聪明的人而是应该走到劣势这一头,去审视它对茅台未来的影响,比如提价权的放缓、挤压渠道利润对其销售的影响等,当我们把精力都放在短板上以后,你会发现,你的心一定踏实多了。
这就是反向思维:买于劣势,而非买于优势。因为通常让我们下车的是劣势,而优势通常短期很难去改变,所以,切莫过于沉浸于优势,在买入上面,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比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重要。
反之,在敲定短板之后,在卖出上面,让我们最占优的卖出方式,不是劣势引发的卖出,而是优势。
何意呢?
刚才咱们谈到,那些因优势买入,又因劣势卖出的人,通常都是市场表现不好的情况下,因为从人性的角度去看,那些因优势而买入的人,也大概率会因为股价的大涨,而更加沉浸于优势中,相反,只有股价跌了,他才开始注意劣势,觉得不妙要退出,这个时候八成你是亏损了,所以基于劣势而卖出,肯定不是最好的方式。
而卖出最好的方式是基于优势,这也是逆向思维,因为在大涨中,人们通常都过于乐观,放大优势效应,而这时,我们更应该盯住优势,去看一下公司的优势能否支撑当下的高涨幅。
通常来说,过高的涨幅意味着市场放大了对优势的预期,所以这个时候的风险点,就转移到了优势上面,由此,我们才要更应该盯着优势,看它有没有加固或变化,如果发现它被过于放大,那么正好可趁机卖出,这个时候也通常能卖个好价位。
我之前也吃过这方面的亏,当年买入澳柯玛曾一度大赚,中途沉浸在其优势中,从而忽略了对其优势的客观评估,之后回归原点,做了把过山车,这事对我的教训还是很深刻的,在那件事中,我将自己称为“沉浸在优势里的意*者”。
以上买入卖出的反向思维,在本质上则却是相对思维,它不是绝对的去衡量所有风险点,而是基于人性和现实,通过推断那个最可能得大概率的风险点,去落化纠正出的一种相对思维。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去说,在买入时,优势也是需要衡量的,卖出时,劣势也是需要跟踪的,一个也不能少,但这是理想状态下的严谨逻辑理论,从现实层面,咱们看到,人们通常买于优势而又卖于劣势,我们发现,现实层面上,买入的风险点更多在于忽略了劣势,而沉浸于优势,在大涨卖出上面,我们却又放大优势效应,这反而又成为一个现实层面下大概率的风险点,所以说,这是为了专门纠偏而特设的一种相对反向思维。
如果咱们也一样犯有这种固化思维病,不妨再次参考以下解药:
1.大部分人通常死在公司的短板上,而非优势上;
2.买于“劣势”,而非买于优势;
3.最好的卖出是着眼于对优势评估;
4.优势短期通常不会变,所以过于沉浸优势意义不大,盯着变量而非定量;
5.沉浸优势导致盲目乐观,紧盯短板方得真正踏实;
最近正是牧原多空对战的节点,牧原系列,近期已陆续上传,关于未来猪周期会减弱的论断也已上传,之所以谈这一点,是因为它关系到未来牧原的一个估值标准问题,未来几年的利润跟猪股的估值标准同样是两道难题,利润预估正确,但估值标准相差很大,结果一样会不理想。
所以我从导致猪周期的四大因子特征出发,逐个拆解,来推估出导致猪周期大开大合的四大特征在未来会发生动摇的论断,再辅以国外集中化趋势对猪周期的平抑,来得出未来猪周期波幅会减弱的论点,若据此,则未来猪股的周期性减弱,也会无形提高估值标准,这也是影响猪股未来估值逻辑的重要因素。
否则以传统意义上的周期股估值去看,那么即便顶峰赚200亿,也只能有3000亿左右的估值,如此,就没有价值可言,所以,猪周期在未来是否减弱,直接影响着猪股的估值逻辑,同时也决定着当下的预判在未来能否顺利落地。
来自吴伯庸
为什么股票在下跌的时候还有人买?是谁在买?他们就不怕赔钱吗?专业人士回答谢谢了。
为什么反复强调别碰消费和医药圈
消费、类消费的医药品和科技,未来我们到底应该选择哪个方向?从历史上看,三者都产生了无数的大牛股,也是长期大牛股的摇篮。至于投资人应该遵从哪条赛道,一方面取决于每个人的能力圈;另一方面从国际投资大家的历史业绩来看,消费股的代表人物巴菲特,长期投资可口可乐、喜事糖果,宝洁等等,他的业绩在过去五六十年的周期里保持的比较稳定,波动很小,最大下跌波动也不过60%,这在一个投资大师一生的投资生涯里波动率是非常之低了。
再来看看科技股投资的代表人物,孙正义,孙正义一生专注投资科技股,我们知道他最成功的投资就是阿里巴巴,孙正义曾在2000年网络股泡沫破灭后身价下跌99%,没错,是99%,还差1%就归零了,后来通过投资阿里巴巴翻身,这几年孙正义发起了愿景基金专注投资与最前沿的高科技人工智能。
如果专注于投资科技股,你要做好长期而言身价大幅度上下波动的可能性,远的不说,我身边过去几年就有很多专注投资科创板的,15年之后的科创板股灾让其身价跌去90%以上的大有人在,总体而言,专注投资于消费股的人虽然也有波动,但还是比较小,关键是知名消费股跌下去、再起来的概率是非常之高的,不说100%但也超过70%的概率,如果做组合投资,长期看是很难亏钱的,而科技股跌下去也能起来,但下次再起来的科技股不一定是上一轮的那批股票,能够类似微软那种经过两次科技泡沫而不倒的科技企业概率是非常低的。
所以,对于两个产业方向均想把握,给出的建议是以弱周期性大内需的产业投资为主,科技投资为辅,大内需组合保证资产的长期稳定性和增长确定性,而科技股的配置增加投资组合的弹性。每一轮熊市之后都代表一个新的开始,我们要坚定信心并紧握住这些优质的资产。这些资产的生存周期甚至超过我们的寿命,所以这就是中国最有价值的资产。
这几年经济太差,就买大牌名牌老牌的医药和消费,当然还得是低估的,外面的世界风险巨大,稍不留神不是说赔一半,而是清零都可能。
赛道股是什么意思怎么买热门的赛道股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但另一方面,“漂亮50”的投资回报率也十分惊人。1970年6月至1972年底,“漂亮50”指数累计上涨89%,相较标普500获得35%超额收益。
反观中国,目前消费板块最大的争议点无疑是“估值是否过高”。
我们认为,当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对其龙头不应该简单地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02 消费股估值模型正在发生变化
从技术层面来说,我们认为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而这背后,是资本市场对消费行业的理解在进化。
我们以耳熟能详的雀巢公司为例,分析其发展周期中的估值模型切换。
作为全球化食品巨头,雀巢公司1989-2000年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一阶段PE估值稳定提升;
2000-2008年,PE估值与营收增速同步波动;
2009年至今,雀巢通过并购整合,业务板块与产品品牌不断壮大和完善,实现了高度稳健的内生增长,估值溢价越来越明显。
在2017年,雀巢的PE达到历史最高水平35倍,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一旦消费品企业建立起稳固的竞争优势、持续的盈利能力,估值不会下降,反而会屡创新高。
纵观整个海外市场,消费龙头进入成熟期后,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可能趋缓,但估值水平并不会下降。
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03 机构抱团消费龙头达到历史高位
在目前的中国二级市场,尽管大消费行业估值已然不便宜,但众多机构资金依然保持较高的配置热情。
从国内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消费白马的配置热情达到空前水平。
从海外资金配置的角度而言,MSCI第三次提升A股纳入比例,北上资金加速流入,大消费行业占据配置榜首。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在股票市场上,对于不同的股票,被分为了很多类别。有的是按行业分的,有的是按地区分的,也有的是按概念分的。比如在股市中经常听到的赛道股,就是一种既按行业又按概念划分的一类股票。
赛道股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赛道,一般就是指的一个行业或一个概念,比如能源赛道、科技赛道、新基建赛道等等,与相关行业和概念中有关的一些股票,就是该赛道中的赛道股。
所以,赛道股并非指的某些特定的股票。而且由于被划分的行业和概念很多,所以赛道股也有很多。一些上市公司可能还涉足了不同的行业,因此一只赛道股可能还能成为多个赛道的赛道股。
知道赛道股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在选股时选到那些正处于风口中的赛道股票。因为股市中常常出现某个行业或概念的股票出现集体上涨的情况,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该行业或概念出现了重大利好。
如果投资者有赛道股的概念,此时就能够迅速地反应过来,从该赛道中挑出那些受利好因素影响较大的股票,并从中实现快速获利。
赛道股要怎么买?
首先,要买赛道股,最好是买当下热点赛道的。股票市场中的任何赛道,都不可能长盛不衰。之前很热的赛道,可能过段时间就冷却了,什么时候还会热起来或者还有没有机会热起来都很难说。一个曾经很热的赛道,一旦失去投资者的追捧,可能会沉浸很长时间。
所以,既然要买赛道股,就要买正处于当下风口中的赛道股。这种股票一旦涨起来,可能会非常迅速,能让投资者实现快速地获利了结。
其次,就是要买一个赛道里的龙头股票。所谓赛道里的龙头股票,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该赛道中市值最大或价格最高的股票,而是发展潜力最大或受该赛道利好因素影响最大的股票。
其实就算不知道怎么去找这些股票也没关系,因为市场会自然把它们挑选出来。作为赛道中的龙头股票,往往都是率先启动的,在赛道启动后往往也是涨得最快的。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它们,还是有机会吃上肉的。
有的投资者在去追逐热门赛道的股票时,就往往喜欢去买该赛道中那些还没涨或还没怎么涨的股票,主要可能是担心去追已经涨上去的龙头股有风险。可要知道,如果这个赛道还会继续热下去,那么作为龙头股必然还会涨。而如果连龙头股都不涨了,赛道里的其他股票还能涨吗?
再次,就是不能追得太高。在追逐热门赛道中的龙头股时,最好是在它启动的初期或前期去追。如果已经涨了一段时间,并且涨幅已经比较大了,再去追的风险就比较大了。
或许此时股票还未涨完,但能获得的收益与需承担的风险可能并不成正比。以较大的亏损风险去博取不大的收益,显然是不划算的。
关于“弱周期股票最好的三条赛道”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绍皓轩]投稿,不代表司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zsmmy.cn/xqzs/202501-303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司岷号的签约作者“绍皓轩”!
希望本篇文章《弱周期股票最好的三条赛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司岷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弱周期股票最好的三条赛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弱周期股票最好的三条赛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