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小白半年赚钱心得丨我是如何实现年化收益率16%?”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白半年赚钱心得丨我是如何实现年化收益率16%?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文/筱柒eve
由于参加了一个月的封闭培训,所以年中总结推迟了1个月,不过有总比没有要好。
这一篇我想去总结下这大半年的赚钱心得,一方面是对过去的反思和沉淀,另一方面,也希望能为那些想学投资又不知从何学习的人提供借鉴。
1.投资比例
基金:P2P:现金=2:6:2
2.收益率
基金年化收益率=16.37%
P2P年化收益率=9.4%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
1)P2P的投资比例较大
老实说,很多人都会对P2P行业抱有偏见,因为前几年的跑路风波,使得整个行业都处于不被信任的状态。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平台逐渐向合规化转型,比如上线银行存管、获取ICP许可证等等。
同时,有很多平台还推出了风险备付金、保险等服务,这意味着如果借款人还不了钱,平台便会垫付资金。这样一来,用户的投资风险就得到了缓解。
不过,我们在投资P2P时,还是应该尽可能地挑选一些大的平台,不能一味地为了高收益,而忽视风险的存在。
2)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略高于P2P
就我个人的投资体验来说,股票基金的收益是远高于P2P的,而前者的风险也比后者高。
虽然我的基金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6.37%,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基金都是赚的。
其中有一只中小盘股票基金,就一直跌跌涨涨。截止7月24日,它仍处于一个亏损的状态。
考虑到 投资基金是一个放长线钓大鱼的过程 ,所以我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涨跌,而盲目地卖出止损。
1. 设定目标是基础
老实说,年初的我,虽然对一些投资方式有了理论上的了解,但在实践方面,着实是一个小白。这一点还可以从我制定的理财计划中就看出。
那时的我,只是大致明确了自己要涉猎的投资领域、比例及回报率,而这些数据的得出,更多地是拍脑袋的想法。
对于10%的投资回报率,我也曾犹豫和纠结。毕竟对于小白的我而言,如若能跑赢通货膨胀,就已经是一件幸事了,更别提10%的收益率。
只是年度目标如果设定的太低,那么一旦达成,内心便会产生一种惰性。 渐渐地,我就懒于试错和钻研。于是,在一番权衡之下,我仍坚持了最初的想法。
当然,我深知,只要是投资,势必会存在风险,唯一的区别只在于风险系数的大小。因此,我并不会选择一些极端的投资方式。
2. 不要害怕实践
还记得我刚开始投资时,总是前怕狼后怕虎,生怕自己做了错误的决定。
殊不知, 市场本身就无法预知的,因此,哪怕我们学富五车,也不能保证绝对的盈利,更何况我只是一枚理财小白。
所以, 在投资初期,我的投资小目标只是不赔钱,不让自己沦为欲望的奴隶。
同时,为了确保投资的准确性,我先进行了风险测评,结果显示,我更偏向稳健型投资。而后,我开始利用一些网站(诸如晨星网)来筛选基金。
当我选定一些备选基金后,便进行了一系列的数据比较,诸如夏普比率、阿尔法系数等等,随后才敲定一只指数型基金。
虽然那时的我只投资了800元,但截止到7月24日,这只指数型基金已经产生了109.81元的收益,其年化收益率也达到了27.52%。
经过半年多的实践,我持有的基金数量从最初的1个变成了现在的4个,而收益也是有正有负。
只是,比较庆幸的是, 我最终的年化收益率还是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同时,还找到了一个较为合适的投资策略。
3. 跟风投资是大忌
如果我们不懂投资,那么收益再高也不要做,因为你根本觉察不到隐形的炸弹,反之,还有可能出现跟风投资的现象。
试想,如果某投资大V公然宣称自己很看好A基金,那么作为粉丝的你,是否会考虑买入呢?
如果买入后,基金陆陆续续跌了1个月,你是否会考虑卖出呢?你是否会觉得大V不靠谱呢?
我想,很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卖出下跌的基金,同时,开始公然抨击大V的不专业、不靠谱等等。
所以说,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事情上,不如多买一些实用的理财课程和经典财经书籍,多学习一些理财知识,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我们走弯道。
反思自己的投资经历,还好我并没有采用拿来主义的策略,相反,我会根据自己的投资策略和方法来作出评判,比如考虑资产配置、行业选择、指标对比等等。
4. 建立合适的投资方式
为什么我要特别强调适合这回事?这是因为 投资没有捷径,我们更不可能凭借所谓的寻宝图,来成为挖到财宝的暴发户。
要知道,每个人的积蓄不同、风险偏好不同,这意味着他们的投资方式也会存在差异。
试想,对于一个每月只能存下1000元的人而言,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持,让他去投资房地产,这显然是不科学。
同样以我为例,由于刚开始工作,所以本身就没有太多的积蓄,此时,我会考虑一些低风险、门槛低的理财产品,比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等,但这些基本只能跑赢通货膨胀。
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还会配备一定比例的股票基金和P2P产品。与股票基金相比,P2P的风险比较可控,学习门槛也较低,而收益相对可观。
这是因为随着国家监管政策的不断出台,P2P行业已经不可能实现野蛮式成长,这意味着平台会日趋合规化。
所以说,如果我们能选择一些可靠的平台,那么投资收益率基本能维持在7%左右的水平。因此,个人还是比较推荐小白们尝试。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 不管是投资还是决策一定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要孤注一掷,风险管理永远比收益最大化更重要。
向各位请教选基金的心得
基金投资中常见的人性弱点处置效应
我们一定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涨幅大的基金要不要卖出,然后加仓涨幅小的基金;新年的新增资金,我是应该加仓去年涨幅大的基金还是去年涨幅小的基金呢?这就是常见人性弱点——处置效应。今天小编就与大家分享基金投资中的人性弱点,仅供大家参考!
自2019年以来,我就经常收到这样的问题,“老师,基金涨得多,是不是该止盈了;基金跌了不少,是不是该加仓了”。止盈与加仓永远是投资者所关心的话题,但是在处置效应的困扰下,很多投资者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在基金投资进阶的道路上,认识处置效应、克服处置效应就显得尤为重要。
认识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指的是人在投资股票或基金时,倾向于卖出赚钱的标的而保留或加仓亏损的标的。但是当我们回顾自己的投资历史时却经常发现,卖出的涨幅大、赚钱多的基金,未来的涨幅也很大,若是不卖出继续持有会盈利更加可观。反之,保留或加仓的亏损标的、涨幅不如意的标的到最后还是令人不如意的投资结果。
处置效应产生的原因很好理解,在对基金或股票的评价中,人们天生具有认为涨幅大、价格高的标的风险大;跌幅大、价格低的标的风险小的非理性倾向。在这种头脑简单的惯性思维作用下,投资者往往不能从投资标的的本身去认识事物,而是在价格、涨幅的变动中患得患失,步步做错。
处置效应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股票、基金价格的反转预期。令人遗憾的是,逆向投资然后等来价格反转这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的股票与基金都能产生价格反转效应,否则投资成功也就太简单了。我们也一定听说过马太效应,即好的标的未来更好,差的标的未来更差。马太效应的存在告诉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好的标的涨幅大视为风险,也绝不能简单地把很一般的标的跌幅大或者不涨而视为是投资机会。
处置效应的危害
处置效应对于投资者而言有多种危害,最直接的危害是打破了优质标的的复利积累过程,多折腾走了弯路,浪费了时间。
我们都知道,牛基、牛股都不是成功投资的关键之所在,再牛气冲天的股票与基金,若是不能做到长期投资,一切喜人的收益率都是空谈。很多基金投资者的换手率高,正是受了处置效应的影响。投资者看到了有的基金赚钱,就想落袋为安,或者自作聪明再买一些更具性价比的基金。这样的想法打断了优秀基金的复利积累过程,一旦相关的基金再卖出后继续上涨,投资者还可能再陷入锚定心理的陷阱,至此便与这只优秀的基金长期无缘。
处置效应的第二个危害是扭曲了投资者的基金持有结构。很多投资者会跟投基金组合,或者是自己优选几只不错的基金来进行长期投资。在投资的伊始,相关基金所占的比例大致是有定数的。但是在处置效应的影响下,获利可观的基金被持续卖出,收益率不如意的基金则被持续买入。原本均衡的投资组合被打破,投资者的行为开始从均衡投资变成了单一押注、重仓博弈反转式的投资,而一旦相关的标的未来继续恶化,与价格反转无缘,那么投资者所蒙受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
处置效应的第三个危害则是诱发过度自信。因为对相关标的价格反转的过分期待,以及对投资标的的逐渐重仓,投资者客观看待标的的能力就被极大削弱了。当我们投资的标的过度集中时,脑海中除了高度看好,还能剩下些什么呢?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投资基金,过度自信又叠加高度集中投资,失败的种子也就悄然种下了。
如何克服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因投资者对基金或股票的研究不深入而产生,因市场的价格波动起伏而加剧。想要克服处置效应,我们首先要扭转上涨了就是风险的意识。投资者总是很矛盾,一方面希望投资标的未来上涨,另一方面又担心上涨了之后要下跌或者有风险。两者综合作用之下,投资者就拿不住优秀标的。当我们能够扭转风险意识,从市场全局出发、从投资标的的自身属性出发去思考问题,我们就会避免在情绪上被价格所左右了。
如果投资者目前缺乏对基金分析的能力,完全可以考虑跟投市场上靠谱的基金组合或者选择基金投顾服务来进行解决,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避免在自己不擅长的情况下,把弱点暴露给市场,让脆弱的人性反复经受市场的考验。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让专业的人来决定组合中基金的调仓,远胜于投资者的盲目决策。
克服处置效应的第二个要点是建立投资中的优胜劣汰机制。表现优秀的标的应该习惯于让其自然生长,对于表现不如意的标的则保持继续观察的耐心,但不要过度追加投入更不要盲目卖出已有的盈利可观的标的。投资只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即可,并不需要全局处处成功。投资一个很成功的基金,选择信赖一个很成功的基金组合,其回报能弥补我们的很多微小过错。在时间魔法的影响下,错误投资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正确投资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我们不必人为中断这一过程。
克服处置效应的第三个要点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投资原则。如果自己之前选错了基金或者股票,不要死磕,要及时进行纠错,该卖出就卖出,该转换就转换。过分强调投资中的廉价自尊,不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自我纠错会让投资者在错误的泥淖中越陷越深。
希望各位朋友能够习惯与优秀的基金、优秀的基金组合为伍,习惯它们带来的超额收益,而不是上涨了一点点就觉得惊慌。克服处置效应是投资者拥抱复利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的重要一环。不畏下跌,更不要畏惧上涨,我们始终相信价值规律、相信投资常识,优秀的标的就应该有与之匹配的优秀价格。
小提示:基金定投具有可以平均成本,办理手续简单快捷,适合长期投资等特点,受到风险承受力较低人群的青睐,是一个风险较低的投资理财选择,有长期储蓄功能,也被称为“懒人理财”。市面上也有很多基金收益计算器等金融工具,可以为投资者的选择提供一些数据,便于投资选择。注意事项
基金投资相关文章:
★基金投资三大误区
★买基金要会选基金
★购买基金常见四种方式
★股票投资名人心得
★行情分析
★2021基金为什么会下跌
★外汇基础知识解读
★2021年股市中的空窗期是什么意思
★福布斯2021全球亿万富豪榜
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不同类型的基金,低选货币,然后是债券,混合,高选股票;然后要看:基金的过往业绩:与同类型的基金相比、回报率、承担的风险基金的持仓结构:例如仓位的轻重、持股的集中度以及资产的周转率等基金经理:首先可以从基金经理以往管理的业绩表现入手,这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数据,可以反映其整体实力和投资风格,这些数据越多、跨越的时间越久,越能够说明问题。其次查看基金经理的从业经验,如果基金经理曾经做过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从事投资之后又经历过市场的牛熊转变,这样的经历会使基金经理在管理基金时受益非浅。最后还要关心基金经理的职业操守。基金公司:公司整体实力如何,旗下基金是否普遍表现较好。除了投资管理水平,我们还要看看这家公司在投资者服务上的水平如何,是不是以客户为中心,是不是为客户创造了尽可能的便利。此外,公司的内部管理是否规范,股东是否能够提供支持
回答来源于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关于“小白半年赚钱心得丨我是如何实现年化收益率16%?”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不忘初心]投稿,不代表司岷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zsmmy.cn/xqzs/202507-184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司岷号的签约作者“不忘初心”!
希望本篇文章《小白半年赚钱心得丨我是如何实现年化收益率16%?》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司岷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小白半年赚钱心得丨我是如何实现年化收益率16%?”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白半年赚钱心得丨我是如何实现年化收益率16%?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